【父愛如山】9歲女童自幼腸道衰竭 爸爸愛女心切捐出小腸進行移植

兒童健康

發布時間: 2023/06/03 13:59

分享:

分享:

新加坡一名9歲女童自幼腸道衰竭,身體無法正常吸收營養,她多年來已嘗試所有治療方式,接受小腸移植手術是她的唯一希望。雖然手術非常罕見且難度極高,女童爸爸愛心心切捐出小腸給女兒進行小腸移植手術,兩父女的手術相當順利,目前二人的康復情況良好。

綜合新加坡傳媒報道,現年9歲的王薈瑄自幼患有腸道衰竭已久,腸子無法正常消化和吸收身體所需的營養,只能依賴全腸外營養,即將營養註射入靜脈,但容易出現發炎。多年來,王薈瑄已經接受過很多治療方式,小腸移植是她唯一希望。

小腸移植的難度比腎臟和肝臟移植都高許多,而小腸移植在新加坡屬於仍在接受評估的試點計劃。經過新加坡衛生部的批准及支持,女童今年4月在新加坡竹腳婦幼醫院接受了小腸移植手術,由女童的爸爸捐出小腸,手術由竹腳婦幼醫院和新加坡中央醫院的多學科團隊操刀,並由到訪的美國杜克大學兒科移植外科醫生提供指導。新加坡國會議長陳川仁日前在facebook上指出,這是新加坡第二次進行這個移植手術。

王薈瑄的媽媽在facebook上講述女兒接受手術的經過,指手術相當復雜,幸好手術相當順利,女兒接受手術月12日後已離開ICU轉入重護病房。經過兩個月的治療,女童如今已經出院,但每周仍需要入院接受內窺鏡檢查,而爸爸的身體恢復情況良好,現時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上。

不過,她指女兒的康復過程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,但一家人對於女兒的情況保持樂觀,感激醫療團隊的協助,也感謝大家的愛護與支持。

捐獻小腸或會影響消化

伊麗莎白諾維娜專科中心腸胃及肝膽專科顧問醫生韋俊韜表示,由於新加坡人體器官移植法令(HOTA)只涵蓋腎臟、心臟、肝臟和眼角膜,並不包括小腸,要從遺體身上取得小腸進行移植並不容易。而且小腸的血液供應很多,移植技術困難,排斥機率也高,親屬捐獻的排斥機率則會降低。

他也提到,人體的小腸大約有超過5公尺長,捐獻小腸意味著小腸會縮短,這可能影響捐獻者的消化和營養吸收。

【爸媽必Follow】全新TOPick親子IG現已推出!立即睇︰https://bit.ly/3BN0C4s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【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】用App換獎賞︰https://onelink.to/keyuqm

責任編輯︰王明芳